服务民富市强 建设幸福佛山
积极推进全市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
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 刘坚明
(2011年12月12日) .jpg)
同志们:
今天,省、市律师协会与市司法局联合在这里举行佛山市驻村居律师交流培训会,邀请了我市部分镇街司法所长讲授村居现实情况及一些工作方式方法,驻村居律师介绍工作经验做法,这些做法贴近基层、符合实际情况,希望大家认真听、认真学,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帮助驻村居律师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交流开展律师服务村居服务经验,增强驻村居律师的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扎实推进全市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省司法厅对佛山开展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高度关注与重视,厅律管处陈建处长也抽空莅临指导。对于如何进一步扎实推进全市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如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变化、文化变化、道德变化。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动态治理,社会和谐稳定才有保障。在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GDP成为决定性指标,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却没跟不上,出现“一腿长、一腿短”现象,社会矛盾积聚这么大,社会管理严重缺位,是要受到惩罚付出代价的。佛山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利益碰撞与冲突,出现了不少影响发展的问题,诸如城市拆迁、股份分红、外嫁女权益、外来务工人员劳资纠纷等,历史欠账不少,如何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特别是基层社会管理迫在眉睫。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纷繁复杂,如不通过法律手段及时引导化解,很容易演变为群体性暴力抗法事件,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目前。我市律师资源分布不均衡,加上公益法律服务公益法律服务缺乏机制和经费保障等原因,律师法律服务基层的情况并不乐观。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村居,群众仍存在着咨询难、“打官司”难等法律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形,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法律难点问题难以真正有效解决。刚刚结束不久的第十一次市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处理好多数人民生与少数人民生的关系;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善治佛山;支持鼓励新型社会组织加入社会建设和管理行列。以法律手段参与社会管理,组织引导律师参与基层治理创新社会管理,发挥法律专业优势,提供本土化、个性化以及精细化的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这一新方式顺势而为,是推进民富市强幸福佛山建设,突出“治以法尊”运用法律手段创新社会管理,切实发挥律师在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法治佛山建设,顺势而为佛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采取得力举措,积极推进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
(一)抓好律师服务村居工作质量提升。一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基层稳,大局定。基层无小事、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正走入村居、融入民众,千方百计地化解矛盾,不推诿拖拉躲避,善于运用法律、政策和律师职业人格力量做好服务,促进村居和谐和社会稳定。二是要改进服务方式。有些律师一到村居就照本宣科的说生涩的法律条文,村民听不懂、不爱听。有些律师或是放不开,未能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村居民众良性互动交流,或是不懂得结合当地情况通俗讲解,工作局面难以打开。三是要加强学习,提升服务本领。律师要在村居服务这个大舞台显身手,关键要在虚心学习掌握农村情况和提高法律服务质量下功夫。当前,村居尤其农村各类矛盾关系错综复杂,且很多矛盾与相关政策有关,而不少律师对农村基层情况缺乏认知、不太熟悉。这要求加强学习,提升服务本领,既精通法律条文吃透上情,又能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吃透下情,否则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要做到政府满意、群众满意也非易事。这次交流培训内容注重实际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希望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二)抓好律师服务村居工作经费补贴落实。律师从事公益性法律服务,付出劳动、实质协助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获取了服务,应当支付一定报酬。长期无偿或象征性补贴的公益法律服务,难以保证此项工作过连续性和有效性。为此,市政府文件已经明确律师法律服务村居经费保障机制问题,要求办公费、交通费、通讯费、误餐费等经费补贴由区、镇(街)财政解决,市局综合考虑提供了一个建议补贴标准。各区局根据市府办文件积极向区政府争取经费补贴、协调财政部门具体落实,禅城、南海、顺德等区动作较快,但由于年中区、镇街两级党政班子换届调整,经费补贴问题大多尚未落实到位。目前区、镇街两级党政调整基本结束,请各区局发现总结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的业绩与成效,有案例、有数据,以简报、专报等形式摆到当地党政领导案台,促请领导重视经费补贴早日落实到位。
(三)抓好服务村居工作绩效考评。市局已经制定《佛山市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将绩效考核标准量化,对律师服务村居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市区两级律师管理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落实绩效考评工作。镇街司法所负责派驻律师服务工作质量的日常监督。考核考评要实行严格考核,综合评价律师服务质量、职责落实情况,不走过场。律师服务村居工作开展得好不好,看的是基层满意不满意,由村居群众说了算,基层司法所的同志说了算。考核考评结果要与经费补贴兑现挂钩,要与律师年度考核工作挂钩。驻村居律师必须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基层的满意,才能推动律师服务村居工作长效、规范、有序发展。
三、妥善处理关系,确保律师服务村居工作取得实效
全市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开展以来,驻村居律师共解答法律咨询35864件(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783件,审查合同3452件,参与矛盾纠纷调解4550宗,开展法律培训和讲座2675场,代理诉讼案件2892件,在促进基层依法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绩效显著,发挥了不可或缺的贡献。律师法律服务村居要依法化解基层矛盾,有效发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调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职能作用,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妥善处理好基层稳定与群众维权的关系。维护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合法权利,以保障权利促进相对的利益均衡,以利益的均衡求得社会的稳定。市党代会指出要处理好多数人民生与少数人民生的关系,要求优先解决大家比较认同的民生问题,同时不忽略少数人的需求,也不因少数人而影响多数人利益实现。律师在基层一线,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形象意识,发挥和谐社会润滑剂作用,以“第三方”的身份优势,参与各类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信访事件、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筑起“缓冲带”,注意协调平衡好多方利益,协助政府部门做好澄清事实、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等工作,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要及时讲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向党委政府如实反映,争取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真正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妥善处理好业务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律师是靠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吃饭,需要正当的经费收入,但是律师只有将自身的执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在社会中获得信赖和威望,律师业才更具有生机活力,也能真正在赢得“市场”的同时赢得尊重。我们广大律师以法律服务村居工作为契机、深入村居的生产生活,与村居组织和民众和谐相处,在做好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要求的“规定动作”时,做好业务拓展工作的“自选动作”,真正实现自身业务得到锻炼提高,社会形象得到良性提升,多赢互动,为我市律师事业新发展作出贡献。
同志们,法律服务村居工作是律师服务大局、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体现。律师法律服务村居工作为律师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是实现律师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局将突出律师法律服务村居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以法为纲化解社会矛盾,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努力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谢谢!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0355号